Part1
前言
輸電線路鐵塔在形態上主要可以分為:角鋼塔和鋼管桿:
為了**大家混淆,還有一種塔叫“鋼管組合塔(鋼管塔)”,外形上和角鋼塔一樣,只是為了承受更大的荷載,將主材由角鋼替換成了鋼管(鋼管組合塔),或全部由鋼管組成(鋼管塔),一般用于高電壓等級多回路塔或大跨越塔。
▲ 正在組裝的大跨越鋼管塔
Part2
鋼管桿的結構特點
在外行人看來,鋼管桿基本滿足了他們對架空桿塔的所有幻想。首先,顏值即是正義,鋼管桿直立挺拔,能和城市建筑融為一體。
其次,也是鋼管桿的“核心技能”:相對于鐵塔采用4只腳站立,鋼管桿一只腳就夠了,所以大大降低了桿塔占地面積,這個特點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特別有競爭力,尤其適用于路徑走廊受限的城市線路。而且鋼管桿能和道路綠化帶完美搭配。首先路中綠化帶可以作為線路走廊,其次線路保護區又和道路重疊,避免線路保護區額外侵占其他用地。
因此,經常會有人問道:既然鋼管桿節約用地,為什么不全部使用鋼管桿呢?所謂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,一只腳站立是鋼管桿*大的優點,卻也是他致命的短板。他的結構型式,決定了他不能承受較大的荷載。鋼管桿的力學模型是懸臂梁,
懸臂梁一端固定,另一端自由,桿件主要承受剪力和彎矩,因此鋼管桿頂部撓度較大。而規范《架空送電線路鋼管桿設計技術規定》DLT 5130-2001中對桿頂撓度有明確要求。
不僅是鋼管桿,鐵塔對塔頂撓度也有明確要求。根據《架空輸電線路桿塔結構設計技術規定》DL 5154T-2012;
但鐵塔的撓度則容易滿足。因為鐵塔的力學模型是空間桁架結構,桁架結構是指由幾何不變的三角形組成的剛性結構。桁架結構把桿件受彎問題轉化為拉壓的問題,桿件主要承受軸向拉壓力,結構效率很高,是非常**的結構體。
基礎上拔力
上圖也同樣解釋了:為什么桿塔和導線全部壓在基礎上,基礎卻要承受上拔力的原因。即導線的張力通過桁架結構轉化為上拔力作用在基礎上。
Part3
鋼管桿的使用特點
通過前文我們了解到:因為鋼管桿結構的“先天缺陷”,不能承受較大的荷載,因此我們在使用鋼管桿時,需減少他的“壓力”,降低他的荷載,從而保證他的**運行。
架空輸電線路的縱向荷載是可以人為控制的:即你可以****系數來降低導線張力,從而降低桿塔荷載,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線路弧垂變大,對地距離減少,解決的方法一般是縮小檔距。同時桿塔排布密集可以降低水平檔距、降低垂直檔距,因此可以同時降低了鋼管桿橫向荷載和垂直荷載,所謂一舉三得。因此鋼管桿線路的**系數一般較大,且桿塔排布較密。說了這么多,大概就是下圖的意思:
Part4
其他
1、投資對比相同的使用條件下,鋼管桿單基塔重大于角鋼塔,且鋼管桿排布較密,雖然鋼管桿只需要一個基礎,但由于基礎樁徑需大于鋼管桿根徑,且鋼管桿基礎一般采用灌注樁基礎。因此基礎投資會優于角鋼塔但節省有限。綜合而言:鋼管桿線路投資費用大幅大于角鋼塔線路。
2、基礎型式
如前文所述,鋼管桿力學模型是懸臂梁,因此鋼管桿基礎承受很大的彎矩和剪力,因此一般采用樁基礎,又因為鋼管桿線路多位于平地且樁深較長,因此一般采用灌注樁基礎。
3、連接方式
考慮到鋼管桿的制作和運輸,鋼管桿一般由多節桿身以及各個橫擔現場組裝而成,桿身多采用法蘭連接和插接,橫擔多采用法蘭連接和焊接,因為法蘭受力特點較好,現場易于安裝,施工質量容易保證,故現在多采用法蘭連接。
桿身插接
桿身法蘭連接
4、雙桿或四桿
有時荷載實在太大,而且一定要采用鋼管桿故會把鋼管桿設計成雙桿或者四桿,加強它的抗荷載能力。